磐安县全面启动“村村都有‘急救侠’”试点工作——安文街道首期培训取得开门红
8月19日,磐安县“村村都有‘急救侠’”首期培训在安文街道正式开班,这标志着我县全面启动提升救在身边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开展急救侠模式试点工作。该项工作已列入2025年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旨在加快构建公众参与的新型应急救护体系,推动应急救护工作发展成果更多更均衡地惠及全县人民。来自安文街道各村(社)的网格员、联村(社)干部、社工等138人,作为首批学员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上,安文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施伟平作动员讲话。他指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开展“急救侠”培训,是构建基层公共安全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助力平安磐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勉励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切实掌握急救技能,成为关键时刻“敢出手、能出手、会出手”的“第一响应人”,并将所学知识技能带回村社,带动更多身边人加入“急救侠”行列,共同织密生命安全防护网。
磐安县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杨适时在讲话中介绍了“村村都有‘急救侠’”试点工作的政策背景、目的意义,并对培训学习与学以致用提出了相关要求。他指出,该项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在基层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具体落地,有效服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学员要更加重视、付出更多、更认真、常态化地学习掌握更相关技能。注重学以致用,为群众筑牢健康安全防线,争取涌现更多“急救英雄”,为磐安的院前急救增光添彩!
本次培训课程采取“理论讲授+实操演练+考核认证”的模式进行。浙江省红十字会一级救护培训师林高明为学员们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的重要性、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法)、常见意外伤害(创伤止血、包扎、固定等)及突发急症的现场处理原则。在实操环节,学员们分组利用模拟人教具和AED训练机,反复练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除颤仪操作等关键技能,老师在一旁悉心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确保每一位学员的动作都准确、到位。
课程最后,所有参训学员均参加了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由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并成为“急救侠”。
“村村都有‘急救侠’”试点助力提升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一项重要举措。首期培训班在安文街道成功举办,为后续在全县铺开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一批又一批学员将成为星星之火,带动更多村民学习急救、学会急救、敢于施救,逐步在全县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基层生命安全保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