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创新“五化”工作模式 “小海豚”公益防溺水项目守护儿童暑期安全
根据金华市红十字会统一部署,今年暑期,永康市红十字会组织实施了“小海豚”暑期儿童防溺水公益项目,通过投放公益泳池、开展安全培训、组织常态化巡逻等举措,筑牢防溺水安全网,实现项目覆盖区域内儿童溺水事故“零发生”的目标。
据了解,该项目被列为金华、永康两级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放公益泳池42套,开展防溺水主题安全教育86场,投入资金50余万元,惠及群众上万人次。项目针对重点水域和高风险人群,系统开展巡查值守、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儿童及家长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暑期开始前,市红十字会对全市近三年来儿童溺水高风险区域、暑期“小候鸟”密集村(社区)、乡镇(街道)进行充分调研,综合评估分析,结合场地便利性、安全性、实用性等因素,科学设置项目点位。绘制并公布了《“小海豚”项目点位分布图》,明确每个点位的具体位置、管理员(安全员)及联系方式,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管理责任清晰化。
项目运行以来,市红十字会联合教育、公安及属地乡镇(街道)建立联动机制,组织专业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巡逻,确保救生设施完好可用,及时劝阻危险行为。同时,广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推动“持证培训”,提升基层应急响应能力。
同时,市红十字会还注重创新活动形式,依托“博爱家园”和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围池纳凉晚会”、安全伴行、露天电影等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将防溺水知识融入文艺表演和文化活动中,增强科普行动的亲和力和覆盖面,以及群众参与感和安全意识。
此外,市红十字会通过实施“项目部署精细化、安全巡逻常态化、运行管理制度化、人员培训专业化、活动载体多样化”这“五个化”举措,有力推动了“小海豚”公益项目落地见效,从源头上筑牢了儿童防溺水安全屏障。
“小海豚”项目不仅成为守护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平台,也有效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促进了社区和谐。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继续整合资源,增强服务保障,拓展服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持续打造群众身边“触手可及、随时可寻、值得信赖”的公益防溺水品牌,全力护航儿童生命安全。
编辑丨任昕科
校对丨程卡
二审丨胡灿彦
终审丨黄俊